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
。
。
。
。
"
齐宫内外,都陷入了巨大的伤痛。
这一年的年底,将士们不再欢庆,都自发为这位老将军守丧致哀。
诸儿担心齐王精神,三两日便去汉广殿请安,又常宣姬师傅、公孙止他们入朝陪着齐王,自己却再也撑不住一个月来的外寒内火,霍然病倒了。
虽病着,公务却一日不敢停息,高大魁梧的身体,短短时间竟消瘦了许多。
二月里,宋国又前来求援。
去年年底,鲁国和郑国攻宋,并未有太多战果。
刚过了年,郑君子突便邀鲁国和宋国再战一场,鲁国为了壮大声势,又一同邀请了和自己想好的纪国。
宋国听闻三国来势汹汹,便去寻了和宋国相近,一向交好的卫国。
卫国的朔听到宋国的求援却有苦难言,父王新丧,他还尚未正式登基,国内还处于一片混沌之中,他心中万分不愿应战,但左右公子却力谏支援宋国,政权更迭之时,更要对外彰显稳定气象。
另外,右公子掌管兵权,对外作战也为了扩大他在朝堂的影响。
朔拒不得左右公子,只得私下了去求齐国意见。
可巧齐王如今因为夷仲年的离世而神智迷乱,诸儿又缠绵病榻,彭生远在卫国坐镇,诸儿思来想去,手下竟一时无一个趁手之人。
其实齐王各个孩子皆非凡俗之辈,比如鲁夫人的两个公子纠和彭生,可齐王既重用了彭生,便不愿再倚重纠,鲁夫人是鲁国人,齐王不愿鲁夫人一支过于壮大,便早早流放了纠到外地。
又比如卫夫人的公子小白,如今已二十出头,齐王觉得小白天资过人,胸襟宽广,才能甚至不在诸儿之下,只是他谨记郑国内乱,郑国公立郑忽为太子,又独宠郑突,以至于自己死后郑国陷入内乱。
因而这些年齐王只是给到小白一些闲职,从不曾重用他。
诸儿突然意识到以前的局面已经不在,当年夷仲年和齐王国内坐镇,他只管四方征伐,如今夷仲年西去,父王也垂垂老矣,齐王当年的几位能臣也都渐渐苍老,是时候再着力培养一批新的干将了。
他召来了小白,授他副将一职,让燕将军陪同,一同助宋国攻郑。
阳春三月,宋齐卫燕四国对阵郑鲁纪三国,七国在宋国边境混战。
可惜这场战事看起来浩大,实际上卫国将士无心征战,齐国将士对新的将领小白不甚信服,燕国是宋公最后临时叫来,燕国只是派了一千余人凑数,除了宋国兵士出了全力,其余皆是边打边看。
而另一阵营,郑国抱着哀兵必胜的决心参战,鲁国和纪国则觉得此次诸儿不做统帅,是能够在战事上赢得齐国的绝佳机会,于是都派出了最得力的部队应战。
因而只是匆匆两日交锋,宋齐卫燕便草草收兵四处散去。
郑鲁纪大军直攻进宋国都城,烧了宋国的城门,抢了一些财物才各自离去。
待归去时,已经是四月了。
允许久不曾如此畅快了,他做鲁国国君十三年了,鲁国不是没有打过胜仗,可在战场上赢得齐国,这是第一遭。
他太需要这个胜仗,有了这次胜仗,纪国对鲁国的信心又恢复了一点点;郑国和鲁国的同盟也算有了些实际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他心里的那个对手,总算是可以战胜的了。
是的,自从几年前和卫国会盟时在桃丘附近的鹅鸭湖见过诸儿,允心里就把诸儿视为对手了。
他妒忌这个对手,忌惮这个对手,又时时想超越这个对手,他不知道想证明什么,也许只是想让婉知道,她的选择是对的。
如今总算如愿了。
允自把婉送出鲁宫后,这两年外出征战总不忘带着公子同,同如今才七岁,有大臣不解,允也不多解释,他心里一直记着婉的话,想着只要把同养好了,一天带到婉的面前,婉不看僧面看佛面,总会和自己重归于好。
另外他自小活在自己兄长息姑的阴影下,幼时不曾上过战场,自己做了帝王好几年后待了解了些战场上的事,才慢慢敢在挥和一些将臣面前提些自己的意见,他希望同比自己有好的起点。
回程的车子吱吱呀呀,允和同共乘一辆车。
陶五看允高兴,笑着说道:“殿下有福了,如今谁不羡慕我们殿下,小小年纪就能东奔西跑,培养见识?”
陶五的话似勾起允的心事,他缓缓说道:“若说当今各国太子里最好命的,大约莫过于齐国太子了!”
陶五诧异地问:“为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