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话说到此处,赵匡胤想起朝内对侍奉寺院也有类似的争议,便对恒超所言便有了八九分的相信,他诚恳赞道:“善空谈的高僧,史不绝书。
能以身传佛法的高僧,大师便是一人。”
恒超双手合十,道:“其间之难,难得玄帅能体会得。”
赵匡胤闻言脸上微微一窘。
暮色在两人相谈间攀上了天际,如琉璃般透亮的夕阳将天色染成了安宁恬静的色彩。
赵匡胤得解了郭氏嫡子之谜,心中甚是舒爽,细细品味着每一处细节,突然想到一处关节,便问道:“敢请教大师俗家名讳?残璧之上被刮去的是大师法号抑或是俗家名讳?”
恒超面上流露出不易被觉察的不自然,很快已是如常,微笑道:“前尘琐事,犹如隔世,贫僧浑然忘却了。
玄帅定然要问,只记得单字一个‘芦’字。
残璧之上,原本写的便是贫僧的俗家名讳。”
这本是无关紧要的细节,赵匡胤原也是信口一问,未再深究。
茶再过三巡,浓烈如金的阳光也随着西移的步伐逐渐清淡了许多。
赵匡胤站在窗前,遥遥地看那晴朗无云的天空,澄澈碧蓝,像一湾秋水,泛起无数沧桑模糊的浮影。
他怅然地想,先帝二子当年在京为质时,不过总角之龄,本是贵家公子,哪里料到竟逢大难,日后多舛;若非家眷被诛杀,本想守土一方的先帝郭威又岂会取汉而代之,虽成了一番帝业,千载史书上怕还是逃不了一个篡字;而柴荣,当年亦不过是郭氏帐下较得力的一个外房亲眷,与皇位似有万里之遥,又哪里能想到竟成了郭家江山的继承者。
命运的前方是什么,不到最后一刻,没有人能知道。
而真的到了那一刻,每个人手中便仅剩下了无可奈何的回应。
傍晚的风夹着松木浅浅的清香袭来,初秋的炎热已到了末梢,赵匡胤有一刻的失神,怔了怔,只觉得生命裹挟在天地之间,再强烈的挣扎也逃不开上苍之手肆意把玩。
世事颠覆如此,令人心底凉透。
如今,郭氏二子的下落已然清楚,亘横于契丹与大周之间的燕云盟,无论是否收留了意哥儿,都将成为柴荣下一步的目标。
等到日暮时分,寺中沙弥来报,称唐王迎接贵客的轿撵已到了寺前。
恒超引路,送到寺门外,寺门外垂首恭谨跪着两排内监,为掩了行迹,十六人的肩舆换成了灰青色华盖,四角坠着镂空的金球,在傍晚的微风中清玲作响。
古檀的底座,上面铺着绸缎编织的柔软坐垫,下面是密封的水箱,里面盛满了山间汲取的泉水,人坐在其间,清凉无比。
赵匡胤暗自叹道,这份淫巧奢靡的心思,若非在江南,倒是平生见也未曾见过。
待赵匡胤坐定后,恒超似乎有些不放心,赶上前来扶着轿阑,轻声道,“唐王少年登基,顺遂多于曲折,难免心气高傲。
玄帅既答应和谈退兵,还望以大局为重,无须在言辞上与唐王相计较。”
赵匡胤眉头微蹙,心道:“这和尚真是为唐王操碎了心。”
嘴上却笑着说道:“如今兵临城下,唐王的排场倒不减分毫。
如此厚礼于赵某,赵某哪里还好意思刻薄相待。”
话说完,便见恒超面上的愁云愈加沉重。
肩舆行得极稳,不过一盏茶时分便行至一座隐秘的院落中,门前“霞栖水居”
四个字苍劲有力,想来便是南唐皇室在栖霞山中的别院。
进门落轿,院内竟是水波粼粼的大湖,一座汉白玉的桥道蜿蜒曲折,水面极大,其间有假山、岛屿与水中树交错布置,竟不见此桥通向何处。
赵匡胤踱步其间,只见两侧池水清亮如镜,种满了白色的莲花,此时正值时节,白莲绽的正旺,玉盏凌波,簇拥争艳,仿佛满池盛满了皓洁的冰雪,风动莲香,更有一番雅趣。
走了一刻,才见池中坐落着三个亭阁,一大二小,环绕成星拱月状,中间以吊桥相连,别具心思。
赵匡胤步入正中间大的亭阁,一对楹联上书“桥淡疏如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