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雁来不仅也姓李,而且也同样代表了皇室的利益,李夷简那些担心都是多余的。
李吉甫早就知道,只要朝廷愿意接纳雁来,所有的困扰都会迎刃而解。
但是真的到了这一天,才发现自己想得还是保守了。
雁来那种面对一切难题都举重若轻的态度,实在让人舒心。
前两年,朝廷连续讨刘辟、平李锜,人人都说元和一朝有中兴之相,但是跟现在一比,也就不算什么了。
刘辟、李锜这种原本还算是个人物的人,在天兵手底下估计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
如今的大唐,才真是要中兴了。
不、不只是中兴,就算是极盛时的开元天宝年间,乃至许多儒生所推崇的秦汉,也未尝不能追赶乃至超越。
想到这里,李吉甫只觉得眼前的天地似乎都变得更加宽广、高远,让人心头敞亮。
他踱着步走回政事堂,李夷简等人已经在调阅雁来想要的资料了——既然都是官有的产业,各种资料当然都是有备案的,只是没做过系统的规整,显得既多又散,如今得先整理一番,弄清了大概的情况,再派人去实地勘察。
政事堂上下忙了好几天,大半个朝廷都被调动起来,总算将这些官有的产业都整理清楚了。
“比我想的多啊。”
雁来一边翻看,一边道。
几位宰相都沉默着。
说什么?说这几十年都在打仗,长安城几度陷落,死了不知道多少皇亲国戚、高官权贵,所以才能空出这么多宅子?
就算他们不说,雁来也能想得到。
毕竟是“国都六陷、天子九逃”
的中晚唐嘛!
她随口感叹了一句,又发现了新的华点,“怎么这么多庵堂、道观、庙宇?”
李吉甫解释了一番,她才知道两京现在很流行在某权贵去世之后,将宅子舍了做寺庙道观,供奉他们的灵位祈福。
比如郭子仪这位汾阳王的旧宅,现在就已经是法雄寺了。
不用说,这又是皇家带起来的风气。
盛唐以前,很多公主都会选择出家修道,以换取社交上的便利,她们去世之前,也多会捐出自己的宅子改成寺观,后来就成了定例,太后、王妃、公主等去世后都要立庙祭祀。
想也知道,这种地方不可能有太多百姓来烧香,自给自足是不可能的,花费肯定是朝廷来承担。
雁来深吸一口气,特权阶级是真该死啊!
活着的时候浪费民脂民膏也就罢了,死了也不消停。
好消息是,皇帝家也没有余粮,所以虽然想骄奢淫逸,但实际操作下来也是处处将就,譬如这宅邸改寺观,就只有极少数是将原本的房子拆了修新的,大部分都是继续凑合用。
所以要改回来也不难。
雁来一边翻看后面的产业,一边在脑海里琢磨着这事,等她看完了整本册子,也就有了主意。
“我看京中有不少寺观,供奉的都是皇亲国戚,为他们祈福,不知是否灵验?”
她问。
这话让人怎么回答。
好在雁来也不需要答案,又说,“既然大家都这么做,想来是有些灵验的。
如今陛下正病着,我想,干脆在宫里腾出一处地方,将这些神主都请过来,日夜供奉,也好保佑陛下早日恢复,诸公以为如何?”
众人都心知肚明,她是看上那些宅子了——神主移出来容易,可未必能再送回去。
但这不算是坏事,再说雁来用给皇帝祈福做由头,也容不得他们反对。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礼部的官员和宫里的宦官进进出出,将各处供奉的神主都请进了皇宫,自然又惊动了整个长安城。
听说是摄政王要为皇帝祈福,有人赞叹,也有人不解。
按理说,她应该是最不希望皇帝好转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