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反观岳凯儒,性格沉闷,缺乏爆点,放弃大热门选他,报道出来大概率平平无奇,毫无水花!
我们也要对销量和点击率负责!”
“如果我没有这个信心,就不会作出这样冒险的决定。”
池锦给每位编辑发了第二张稿纸,“刚才发给大家的是岳凯儒夺冠的情况,从儿时的梦想写起,到脚踏实地的步步努力,到饮恨摘银,再到完美逆袭。
现在发的是未夺冠的情况——头号输家,对‘成功’进行再定义,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众人低头翻阅稿件,会议室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池锦站在台前,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若有似无地停留在陈以声脸上。
岳凯儒是他建议的,不知自己的深度挖掘是否达到了他的预期。
A组一个老责编发问:“要是岳凯儒得了第三名呢?”
池锦道:“今天早晨七点半,在国外训练的三号种子选手意外坠马,要接受为期三个月的康复治疗,已经退出了比赛。
决赛实则是赛博克与岳凯儒的双雄对决,亚军即是头号输家,关注度天然提升。”
这个责编继续追问:“听起来很美好,但大家不会知道第二名。
你的深度,读者买账吗?”
本来倾向于池锦的天平又发生了变化,会议室内又陷入沉默。
当两位副主编和陈以声都默不作声之时,好在江叙欢帮自己的组员说话:“三位主编,我觉得可以认真考虑一下池锦的选题。
最近赛博克在网上很火没错,但哪怕是我这个不太关注娱乐新闻的人,也能刷到一些圈外人士的爆料。”
“从质量上来说,段兴澈确实不如你。”
杜燕妮松口,“单从这两篇来讲,我会选择你这篇。
不过要看后面两个人还能带来什么惊喜。”
池锦终于酝酿好了措辞,道:“请允许我再说一下我的看法。
关于‘亚军无人知’的论调,恕我不能苟同。
这恰恰反映了我们媒体选题的惰性思维。
大家都是业内人士,应该都知
道那篇《华夏运动》的深度报道《0.01秒的鸿沟》吧?当时所有媒体焦点都在冠军身上,但只有《华夏运动》详细讲述运动员多年训练、伤病抗争、以及此次比赛技战术细节和心理博弈。
这篇报道在专业体育论坛引发热议,阅读量和转载量远超同期冠军报道,甚至被多家体育院校选为教学案例!
为什么?因为它触及了竞技体育更普遍、更真实、也更动人的核心——绝大多数运动员终其职业生涯都在与‘顶尖’的那一步之遥搏斗。”
“各位,不要因为自己只聚焦于第一名,而忽视其他人对第二名的肯定。
虽然我们将更多的鲜花和镜头献给第一名,但这并不代表第二名要永远被钉在阴暗的角落画地为牢。
哪怕岳凯儒最后真的得了两次亚军,也同样有被《面孔》记录的价值。”
一片沉默之后,秦显成带头鼓了掌,毫不吝啬地给池锦竖了个大拇指。
“说得很好。”
唐副编点头,“下一个轮到谁了?”
“下半月刊体育专栏,定池锦这篇,写岳凯儒。”
陈以声忽然敲了下桌面,一锤定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