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只见他从容不迫地,将这篇报道层层剥开,娓娓道来。
他讲述采访对象如何在绝境中坚守微光,讲述记者如何在重重压力下守护真相的尊严,讲述一篇专栏如何成为撬动改变的那根杠杆。
池锦听得入了神。
她以为自己已经吃透这篇专栏,但在陈以声的讲述下,那些她熟悉的细节仿佛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更深层的意义。
他的讲述,比她修改后的框架更加凝练、更加有力、更加直击人心。
台下鸦雀无声,只有他沉稳的声音在流淌。
学生们专注地听着,眼神里充满了被吸引和被点燃的光芒。
池锦甚至看到前排几个女生,目瞪口呆,完全沉浸在他的讲述里。
“所以,深度报道的价值,不在于它有多轰动,而在于它能否引发思考,能否建立连接,能否在喧嚣中留下一点沉静的回响。”
陈以声做出总结,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掷地有声的重量。
短暂的寂静后,礼堂里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进入提问环节,气氛活跃起来。
学生们的问题五花八门,从职业规划到具体业务,陈以声都一一耐心解答,逻辑清晰,见解独到。
这时,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男生站起来,问了一个相当犀利的问题:“陈主编,您刚才提到‘耐心等待故事袒露内核’。
但在这个追求速度和流量的时代,媒体真的还能等得起吗?”
问题一针见血,直指当下媒体行业最核心的痛点与困境。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陈以声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好问题,你说的是《面孔》如何平衡深度与时效性的矛盾。
这让我想起,就在两年前,同样是在秋招的宣讲会上,也有一位同学,提出了一个非常相似的问题。”
池锦的呼吸瞬间屏住!
他……他竟然记得?!
“她问:‘在信息碎片化的冲击下,深度报道的坚守,意义何在?’当时我的回答是:‘正因为碎片化、浅表化成了主流,才更需要有人慢下来,去挖掘那些被速度掩盖的真相和温度。
’两年过去,我依然坚持这个答案。
速度很重要,但《面孔》选择的是深度优先。
我们相信,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值得等待,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这需要定力,也需要选择。”
他当然没有说出池锦的名字,但每一个字都像敲打在她的心上。
他不仅记得她的狼狈,还
记得她提出的问题。
台下再次响起掌声,为这个精彩的回答,也为那份坚守的信念。
宣讲会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学生们涌向讲台,希望能与陈以声有更多交流。
她看着陈以声被热情的学生们围住,他耐心地解答着问题,偶尔颔首,姿态依旧从容。
他抬起手示意某个方向时,那枚简洁的银戒在讲台的灯光下,反射出一道冷冽而醒目的光芒,清晰地刺入池锦的眼底。
她知道那是掩人耳目的道具。
一个为了避免过多无谓的私人关注,一个为了在职场中竖起一道无形的屏障而存在的道具。
但那道光芒,一如初见时那般清晰,也一如初见时那般,在她心头划下了一道微妙的、带着距离感的痕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