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吟小说

第110章 海贸求支持(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第110章海贸(求支持!

八月十六、十七两天,刘台先后去找刘、谢清林、暨宏景等人,听听他们讲对广州海贸的了解。

八月十八,刘台又来到城南的海阳馆,专程来拜访市舶司,从而对海贸有了更深的认识。

有唐一代,海贸都十分兴盛,广州则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广州海贸的成功,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结果。

天时上,唐代奉行包容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蕃商来华贸易,为蕃商提供各种便利条件,有利促进了贸易往来。

地利上,广州地处南中国沿海中心,珠江口又提供了优良的深水港口,航线可以直达阿拉伯乃至东非。

如唐代地理学家贾耽在《皇华四达记》中,详细记载了“广州通海夷道”

全长1.4万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航线,也是现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叫法。

人和上,唐代经济繁荣,丝绸瓷器等產品享誉世界,受到大量蕃商的青睞。

同时,唐代各阶层对海外奇珍异宝的需求也是日益增长,香料、珍宝等大量进口至中国。

繁荣的海贸也催生了广州特有的海贸群体,总而言之,可以分为三个主体:蕃商、市舶司等官方机构和岭南本土豪强。

蕃商是海贸的绝对主力,以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为主,拥有规模庞大的船队、雄厚的资本以及成熟的商业网络。

为了加强对日益繁荣的海贸的管理,唐朝设立了最早的海贸管理机构一一市舶司。

市舶司的主官唤作市舶使,又名结好使、押蕃舶使。

一般认为,市舶使是唐高宗显庆六年(661年)设立,最开始是岭南节度使兼领。

大约在武则天之后、开元之前,市舶使不再由岭南节度使兼领。

市舶司的设立,是古代海贸管理走向制度化的標誌。

市舶司通过厘定关税、管理朝贡贸易、建立禁榨制度等行为,有力规范促进了海贸。

这些也助力广州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的国际港口。

中晚唐后,市舶使逐渐由皇帝亲信宦官担任,开始逐渐腐化,蕃商对此深恶痛绝。

当然也不是说这些宦官都是蛀虫,好几任宦官在任上尽职尽责,贡献不小,名留史册。

原本市舶使是个油水很足的使职,虽然岭南僻处南海,气候湿热,但仍有宦官爭夺职位前来。

黄巢入广州后,大肆屠杀蕃商,虽无確切可信的数据,但损失惨重却是確凿无疑的。

黄巢的屠杀导致蕃商和资本大量外套,商业网络趋於崩溃,广州的海贸遭遇了毁灭性打击,元气大伤。

有研究认为,这是唐代广州海贸黄金时代的终结。

而这也直接导致宦官不再热衷於市舶使一职,去年冬前任监军兼市舶司离任后,至今尚未有接任者。

李知柔南下时,唐昭宗也没有派监军隨行,估计还在选人吧。

除了中央设立市舶司,地方也设有市舶监,岭南节度使等地方官员,也常利用职权参与贸易牟利。

毕竟是鼻子底下的大生意,怎么可能不闻不问呢。

而岭南本土豪强近水楼台先得月,更是不会错过这么大的一块蛋糕。

不少家族利用地利、人脉等资源,为蕃商提供仓储、运输、翻译、中介、信贷等服务或者与蕃商合伙投资,在船队中占有股份,直接参与到贸易链条。

这其中,就以严氏家族做得最大。

“严氏?”

刘台喃喃自语,他记得歷史上刘隱的正室就是严氏,难不成要印证在这里c

市舶使空缺,市舶司目前是一个姓王的监官在主持工作。

听到刘台在念叨严氏,王监官问道:“参军可是要去寻那严家?下官倒是可以给您引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修真世界的家生子武侠BOSS之路杀神永生原来我是妖二代撼天仙箓全球灾变:我成了世界树从亮剑开始搞军工巫师:从骑士呼吸法开始肝经验我的人生可以无限模拟我能进入仙侠世界女凰她A爆全场大唐之惊梦初唐峥嵘这个修士很危险老祖宗她是真的狂临渊行玄门妖王凤还朝,妖孽王爷请让道无限邮差圣墟美漫丧钟开局操作蝙蝠侠抗战从周卫国开始我不想当妖皇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