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一方面,《刑法修正案(八)》新增的限制减刑制度,对累犯及故意杀人等暴力犯罪的无期徒刑罪犯强化了长期监禁效果;另一方面,通过严格减刑假释标准(如实际执行刑期不得少于十三年),又为改造表现良好的罪犯保留了回归社会的可能。
这种两极化趋势在司法实践中表现为:对极端暴力犯罪趋向终身监禁化,而对经济犯罪、职务犯罪则通过减刑机制实现刑罚软化。
例如在贪污受贿案件中,无期徒刑罪犯若全额退赃并认罪悔罪,实际执行刑期可能大幅缩短,反映出刑事政策对腐败犯罪的特殊考量。
这种弹性化处理既避免了绝对终身监禁的残酷性,又通过个案差异实现了刑罚个别化,体现了我国刑罚体系在维护社会秩序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动态平衡。
无期徒刑:终身监禁与改造之路
一、无期徒刑的法律定义与适用。
无期徒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终身自由,并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属于我国刑法中仅次于死刑的严厉刑种。
根据《刑法》第46条,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需在监狱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均需参加劳动、接受教育改造。
其适用对象为罪行严重但不必判处死刑的罪犯,例如故意杀人、危害公共安全等恶性犯罪。
二、无期徒刑的减刑机制。
尽管无期徒刑名义上为“终身监禁”
,但实践中多数罪犯可通过减刑缩短刑期。
根据《刑法》第78条,罪犯若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可提请减刑。
例如,罪犯阿凉友干因故意伤害罪被判无期徒刑,服刑期间累计减刑5次,刑期从无期缩短至有期徒刑18年(刑期至2028年8月26日止)?。
减刑需满足以下条件:
认罪悔罪?:如阿凉友干在悔罪书中明确反思犯罪对社会及被害家庭的伤害?;遵守监规?:无违规违纪记录,完成劳动及教育任务;考核积分?:累计获得表扬或积分(如阿凉友干获5次表扬、积分3217分)?。
三、典型案例分析。
阿凉友故意伤害案?,因琐事致人死亡,被判无期徒刑。
通过持续改造,其刑期多次缩减,体现“惩罚与教育相结合”
的司法理念?。
陈一危害公共安全案?,酒驾肇事致两死两伤,被判无期徒刑。
其案例凸显无期徒刑对恶性犯罪的震慑作用,同时监狱通过“5+1+1”
模式(5天劳动+1天教育+1天休息)促进罪犯改造?。
西、法律条款与争议。
并罚规则?:根据《刑法》第69条,数罪均判无期徒刑时,仅执行一个无期徒刑,不得合并升格为死刑。
学界对此存在“否定说”
与“折衷说”
之争,但司法实践中以吸收原则为主。
执行争议?:无期徒刑是否应彻底废除?部分学者认为其填补了死刑与有期徒刑之间的刑罚空白,符合“少杀慎杀”
政策;而反对者主张终身监禁剥夺罪犯自新机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