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说着又笑话回去,“你们家难道不是将女儿捂得紧紧地疼着,偏来笑话我家?”
盐政惠大人的夫人黄氏听了大为赞同:“都说女儿要娇养,可不正是如此。”
她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嫁进了江南织造甄家,成了当今甄妃的侄儿媳妇,一个到了相看亲事的豆蔻之龄,膝下的儿子不过是抱养来的庶子,教养虽也尽心,到底不如两个亲生女儿般如珠如宝地疼。
“只没一个父亲三天两头带女儿出门游玩罢。”
扬州通判阮夫人有些言笑无忌,“等林姑娘大了说亲家,林大人可别心痛难舍。”
因太子忌惮甄妃九皇子日渐势大,加之有意插手江南这边的钱粮,便为属下门人寻了几个缺,安插了人,阮通判便是其中一个。
故而阮夫人在扬州贵妇圈子里与人往来应酬颇不客气,大家心知肚明,不是太过的话瞧在太子殿下的份上便也忍了。
“儿女都是父母的骨血心头肉,儿子留在身边,女儿却是要嫁出去的,哪个能舍?不过为了她好,多打算些罢了。”
贾敏淡淡地,也不去计较她话里话外的意思,“我家老爷如今拿女儿当哥儿养呢,说什么男女七岁不同席,女儿大了要学各种规矩,轻易不得出门,不如趁这会儿年纪小,多让她见识些。”
说起这个贾敏也很无奈,她同样疼爱女儿,几次拦着不过怕外人嚼舌,伤了女儿的名声,否则依她一番慈母心怀定是女儿爱什么给什么。
“老天好容易恩赐了我们夫妻这么个女儿,我倒要多带她往佛寺庵堂多拜几次呢。”
“林夫人说的在理。”
几句话说得与会的夫人们心悦诚服,她们都是女儿身,可不是从小到大拘束于闺阁之中,嫁人后好些,却也俗务缠身,逢年过节能有个闲暇到寺观上香已是难得了。
说起这个,不免说到即将到来的上元夜盛事,都说要去凑这个热闹。
正月十五乃当今宠妃甄氏的寿辰,甄氏育有一子,在诸皇子中行九,如今已到志学之年,圣上有意抬举,便命他带了赏赐谕旨给甄家。
甄家把持江南织造多年,儿女尽皆联姻勋贵高门,对江南官场影响力巨大,眼看甄妃得宠,九皇子就要指婚,入朝办差,一旦势成,岂非永世的泼天富贵?!
接到圣人命甄家给甄妃贺寿的谕旨后便灵机一动,倾尽家族之力,在苏州、杭州、扬州三处办起花灯,为甄妃九皇子造势。
扬州知府钟楚元的元配夫人正是甄妃堂妹,可惜生了个儿子后不久病逝,后娶继室姓周,据说与四皇子的侧妃周氏也是堂姐妹关系。
四皇子是当今第二任皇后养子,生母只是个贵人,可惜生母养母皆丧,宫中有流言说四皇子命硬克亲,圣人虽没表示出不喜却也待他甚淡。
四皇子也清楚自身处境,除了圣人交待的差事一丝不苟地完成,素日行事恭谦低调,内敛自律。
林海不知钟楚元是否四皇子一派,却在这次灯会中看出了他对甄家交待下来的事很是尽心尽力。
扬州最大的官,最肥的缺,都与甄家有关系,更别说其他可举荐、捐买的微末官吏了。
看清了形势,林海不由对未来生出一抹忧虑,如果圣人对江南官场失去控制,自己还能否功成身退?想到这里,他决定以后上呈密折的时候除了盐政盐税,江南官场上的一些事也要隐晦地写上几笔。
金乌未坠,整个瘦西湖上已荡舟无数,花舫上歌舞升平,唱喝之声,随风远扬。
林海震惊甄家势力,到了这日却也携娇妻爱女荡舟瘦西湖,赏起美景花灯,也才有了开头的那一问一答。
红丸西下,霞光如绮,水波潋滟,沿岸的美景变得格外妩媚,令人心迷神驰。
临水红霞,长堤春柳,四桥烟雨,水云胜概,白塔晴云,石壁流淙,春流画舫,万松叠翠……时值寒冬方过,春意初露,占尽扬州芳华的琼花芍药虽未盛开,应春而至的广玉兰却不吝于浓绿中冒出雪蕾,且有垂柳如丝,拂风和水,补足了清雅。
夹岸花灯或悬挂于树上,或立于地上,或浮于水面,有亭台、禽、鱼、虫、花卉等造型,又有玉片、琉璃、牛角、镂铜、绢纱、竹木、丝穗、羽毛、贝壳等不同材料,经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再匠心独运地配以剪纸、书画、诗词等装饰,风格比之京城的大气端美多了几分文雅风流。
乖乖趴在父亲怀里,顶着小脑袋赏景的兰祯于湖光中微微眯起眼睛看着倒退着的一树杨柳上挂满了甜瓜大小的宫灯,有四方、六方、八角、圆珠、花篮、方胜、双鱼、葫芦、盘长、艾叶……晚风中摇曳着,如海上明珠,光华绚烂。
这样的繁华奢靡比上一世她陪乾隆南巡,还犹有过之。
这甄家真是权倾江南,圣宠不衰啊。
“可是了?”
“没有。”
兰祯认真地说道:“此景并非时时有,女儿要仔细记住,将来画出来给弟弟妹妹看。”
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的花灯她都见识过,不曾体会的是如此古香古色的灯会与瘦西湖的夜景结合后的幽丽通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