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多年后,果然子嗣单薄,多次与宗族联系请求归族被拒的林清和也有了心气,拖着病体交代自己的独子,尽力延续香火,永不归宗!
“为什么老祖宗要请求归宗?”
小黛玉愤愤不平。
在她看来,别人对她不好,她是不求的。
林赫道:“是为了给妻儿更多庇护吧。”
有宗族和没有宗族可依是不同的,即便你做了高官有了爵位,寡母弱子地,同样有人欺到头上,也可能会成为政治上的牺牲品。
果然是长大了。
林海心中慨叹,脸上露出欣慰的笑:“为父这辈子最高兴的事便是娶了你娘,最骄傲的是生了你们几个,足以光宗耀祖了。”
“父亲,您以后会更骄傲的。”
林灿忽然来了一句。
林海怔了怔,笑了起来。
“好,我等着。”
宗族血咒(上)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称苏州:“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
每来一次,兰祯便要在心中赞叹一次,不管时光怎样流转,“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依然是江南温山软水的代表作品。
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悠悠山塘,千里太湖;寒山寺,虎丘塔……她把东方传统文化中的精致与细巧发挥得淋漓尽致,渗透着这片土地的每个角落。
也不光是绿水石桥,读过韦庄《菩萨蛮》的“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便知真正让人心动欣赏的是什么了,只一上街头,听姑苏女儿香舌吐兰,吴侬软语,也会微微而醉,心旷神怡。
苏州为江苏首府,是巡抚和布政使的驻地。
林海扶灵回乡,江苏巡抚程孝思、布政使桓文若、知府江成等人早闻知林夫人之死圣人多有安抚,可见对林家的重视,很快上门祭奠。
有他们领头,苏州大小官员乡绅也不由注重起来。
在贾琏看来,林海与这些人打交道甚至比在扬州还要用心。
许是因为姑苏是林家祖居的原因吧。
林家祖居吴中光福镇,祖坟却是在苏州城外西南方的旺山尧峰一带,两处皆有族人聚居。
林海这一支的祭田有百顷之多,一半分布在旺山尧峰处,其他分布在凤凰镇鸷山及天平山附近,因人丁单薄,每年产出,除用在修缮管理天福镇祖宅及支持东林书院、造桥铺路造福乡民之外还剩下一半,给守在这儿的老管家林峰收了起来。
两月前发大水,两淮一带受灾更为严重,大部份水田山地颗粒无收,林海早早便通知老管家免了今年佃农的田租,又将往年积存的米粮捐给当地县官,由官府发放到灾民手中,又捐赈了不少银钱修缮被毁的道路桥梁,林家的好名声又传扬了起来。
苏州知府江成尤为感激,江南虽多钱粮,但每年产出除了上缴国库很多都要运卖到其他地方,真正有事,官府的粮仓也是杯水车薪。
有了林家的带动,许多富户官员才会慷慨捐赈,及时解难,灾情才能这么快平息。
不然,他这个知府的位置恐怕也待不住了。
将贾敏葬进林家祖坟,林海与几个儿女商量了一下,决定从祖宅搬到尧峰下的庄子里居住,离贾敏的坟茔不远,环境也清静,方便守丧。
而之前的台风大水,虽然老管家听了林海的吩咐做了抢修,可很多地方在他们看来还不尽人意,便干脆对家祠、祖宅、庄子、祭田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饬和规划,特别是在属于林家的山头上,广植松柏杉木,山脚处也种了许多经济树林,既给佃户们多点吃食收入,又起到留住水土护住民居的作用,减少连月大雨后发生山体滑坡的惨事。
兰祯做为未出阁的姑娘不能抛头露面,不像林赫林灿,每天跟着林海进进出出,倒将林家在这儿的产业摸了个七七八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