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吟小说

第45章 新儒家 两个学派的开端1(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程颢说:“医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

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

所以在程颢看来,从形上学上说,万物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

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

、“不忍人之心”

,都不过是我们与他物之间这种联系的表现。

可是往往发生这样的情况,我们的“不忍人之心”

被自私蒙蔽了,或者用新儒家的话说,被“私欲”

,或简言之“欲”

,蒙蔽了。

于是丧失了本来的合一。

这时候必须做的,也只是记起自己与万物本来是合一的,并“以诚敬存之”

而行动。

用这种方法,本来的合一就会在适当的进程中恢复。

这就是程颢哲学的一般观念,后来陆九渊和王守仁详细地发挥了。

程朱的“理”

的观念的起源

第八章已经讲过,在先秦时代,公孙龙早已清楚地区分了共相和事物。

他坚持说,即使世界上没有本身是白的物,白(共相)也是白(共相)。

看来公孙龙已经有一些柏拉图式的观念,即区分了两个世界:永恒的,和有时间性的;可思的,与可感的。

可是后来的哲学家,没有发展这个观念,名家的哲学也没有成为中国思想的主流。

相反,这个思想朝另一个方向发展了,过了一千多年,中国哲学家的注意力才再度转到永恒观念的问题上。

这样做的主要有两个思想家,就是程颐、朱熹。

不过程朱哲学并不是名家的继续。

他们并没有注意公孙龙,也没有注意第十九章讲的新道家所讨论的名理。

他们直接从《易传》发展出他们的“理”

的观念。

我在第十五章已经指出,道家的“道”

与《易传》的道存在着区别。

道家的“道”

是统一的最初的“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1825我的新大明武道成圣:从皇家禁地开始我绑架了时间线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重生首席男神:逆少,宠上瘾玄门奶包被读心,全家杀疯了万界时空穿越者女明星的贴身保镖大魏霸主我靠读书成圣人极品狂医英雄联盟之重返S7!电影世界的雇佣兵官道无疆龙抬头地球征服万界江山美人志出狱了,大哥带我挥金如土封神问道行哈利波特:虚假的狮院勇士惑乱红楼没有金手指的修仙日子离婚后前妻成了债主黑巫师朱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