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所谓的真相,就是如此残酷,如此令人绝望,徐仪不合时宜的想起当初外祖父被屠时,母亲说过的,权力之争中的败者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引颈受戮,任人宰割。
在魏观和高启一事中,当事人甚至没有负隅抵抗的机会,所谓皇权,生杀予夺,皆在一人一念之间。
吴廷忠没让徐仪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太久,他牢记徐达给他的教导之责,话锋一转,神情更加严肃:“苏州之事,虽是地方,却也牵动着京城的神经。
小姐,眼下朝堂之上,亦是暗流汹涌。”
“吴伯请讲。”
徐仪知道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来了,为了让她尽早适应天家的规则,父亲母亲非常看重教导自己看清表面平和之下的权利之争。
她强自镇定心神,凝神倾听。
“继杨宪之后,前任右丞相汪广洋,月前已被陛下斥责办事不力,贬谪广东。”
徐仪心中一凛。
“如今,只胡惟庸任丞相一职,独揽大权,深得圣眷,权势滔天。”
吴廷忠的声音压得更低,仿佛怕惊扰了这夜色中潜藏的无数耳目,“而本该监察百官,风闻奏事的御史台,其主官御史中丞,正是胡相一手举荐的陈宁。”
“陈宁善于揣摩上意,阿附权贵。
与胡相早有勾结,胡惟庸举荐他为御史中丞,实则,怕是在台谏体系按插自己人。”
“以陈宁的为人,对胡相,必然是马首是瞻。”
徐仪秀眉紧蹙,她已然听出吴廷忠话中的深意。
一个为了满足朝廷税额,压榨百姓的人,又如何会为了百姓直言进谏。
“将军常年在外征战,对朝中之事话语权有限。”
吴廷忠斟酌着词句,“胡相如今权倾朝野,却难保不会对军中之事有所染指。”
“父亲忠于陛下,自不屑与胡党为伍。”
徐仪的声音也冷了三分。
“正是如此。”
吴廷忠颔首,“大将军在外,小姐与夫人在京中,行事务必谨慎,万事小心,需得随机应变,切不可授人以柄。”
徐仪心事重重,郑重的点了点头。
吴廷忠探究的看着眼前的女孩,高启携妻女倒南京的那一年,他正好随主公北上。
正是因为自幼教导徐仪的他不在,谢佩英才私下了寻了素有才名的周瑶光,教导了徐仪一年的光景。
陛下素来忌讳武将与文人结交,他对外也只敢说自己是照顾徐达起居的管家。
周瑶光因为才名在外,又是女眷,才被谢佩英频繁的请到府中,但教导徐仪琴棋书画之事,也只敢在避人耳目的场合进行,对外一律隐瞒。
这是魏国公府一贯的作风,即使是极小的一件事,也不可疏忽大意。
徐仪本不该与高启一家建立太深的交情,这对双方都不是一件好事。
于是吴廷忠问出了心存已久的疑问:“小姐,你为何要执着于周夫人?”
他捋了捋花白的胡须,“像周夫人这样饱读诗书的女子虽然不多,但也不是只有她一人。
只要你想,将军即使遍寻天下,也能找一个出来,给你做老师。”
说罢,他倒真想起一个人来,“解开之妻,高妙莹,也是江西一代出了名的才女,常被当时还是吴王妃的皇后娘娘请到府中,你也是见过几次的,只是年幼,怕早不记得了。”
“高夫人我记得,她曾说观我字迹笔锋锐利,锋芒难掩。
习簪花小楷非为上选,张体楷书才更契我的性格。”
徐仪好像回想起了极开心的事,眼里都盛满了笑意。
“既然如此,再续前缘也未尝不可。”
吴廷忠继续劝说。
徐仪没有接话,静默片刻才言:“谢吴伯替我担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