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吴廷忠看徐仪好像对和燕王一起长大的事,并不是完全不记得,于是疑惑,“小姐,当日林觉寺后山遇到燕王时,小姐是真的没有认出殿下吗?”
徐仪没有说话,只是仔细回想了一下那日,刚见朱棣时,确实有莫名的熟悉感,但见他行装简朴,又只带了一个随从,倒真没想到会是朱棣。
不过两年,他长大了不少,眉宇间的少年青涩都几乎寻不见了。
而且,还黑了不少。
徐仪不再深想,屏退了左右侍女,邀吴廷忠与廊下同坐,此处宽敞,倒不怕隔墙有耳:“吴伯,我想与你商量一下苏州最近发生的事。”
她知道吴廷忠的探子一直在打听苏州民乱,至于知府魏观被处斩一事是否与其有关,他早就应当有了结论。
吴廷忠已将此事回禀谢佩英,因为徐仪与高启妻子的师生之情,他尚不确定该如何告知徐仪,但此刻已是避无可避:“小姐已经知道了,苏州知府魏观此次,是因修建府衙而被突然下狱的”
徐仪秀眉微蹙,她自然熟知此案,正是这桩案子将高启一家送上了断头台。
吴廷忠沉声道:“此事,皆因御史张度的一道奏疏而起。
张度弹劾魏观,罪名有二。”
吴廷忠压低了声音,“其一,是‘非时病民’,说魏观在农忙时节征调民夫,大兴土木修建府衙,耽误农时,致使民怨沸腾。”
徐仪不解,她那日明明听到茶棚中的人说过,魏观曾为民请愿……
“其二,是‘危言’。”
吴廷忠的目光突然锐利如刀,“张度声称,魏观所建府衙,‘典灭王之基,开败国之河’。”
徐仪吃了一惊,“此话怎讲?区区一个府衙,如何能与国运兴衰扯上关系?”
这等罪名,已是形同谋逆了。
吴廷忠叹了口气:“祸根,便出在魏观请人,为新落成的府衙写的那篇《上梁文》上。”
他眸光犹疑,还是启齿,“此文正是出自高启之手。”
徐仪低眉,接着他的话说:“高启的《上梁文》中,有‘龙蟠虎踞’四字,用以形容苏州府衙之形胜。
但这‘龙蟠虎踞’四字,多用来形容一个地方……”
吴廷忠的声音极低,脱口而出:“历朝京师。”
他眼中掠过一丝冷意,“高启将此语用于苏州府衙,在陛下看来,是暗指苏州有王者之气?还是说他魏观已有不臣之心?”
“更何况,”
吴廷忠继续道,“苏州曾是张士诚的东吴旧都。
高启此举,陛下焉能不疑心他是在借机缅怀前主,图谋不轨?”
院内一片死寂,只有夏虫的低语,让人心神不宁。
民乱已足以让陛下寝食不安,《上梁文》一出,若再不起疑心,也就不是那位于乱世群雄手中夺天下的陛下了。
本就不需要什么实质证据,帝王疑心,足以招致大祸,何况这位陛下是惯用铁血手腕治下的朱元璋。
吴廷忠此时的说辞,与那日和姚广孝对峙时完全不同,徐达的手下行事风格都像极了他们的主子,说话审时度势,因人而异,此刻对着徐仪,终于坦言了真实的看法。
“高季迪此人,素有风骨,早年便因不满朝廷对苏州课以重典,赋税远甚他处,曾在诗文中隐晦地表达过不满。
陛下或许认为,高启是借此《上梁文》,再次含沙射影,对朝廷不满,甚至是在煽动人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