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张云承开口,请教道:“请问节帅认为应该怎么做?”
“我也不知道。”
王信摇了摇头,做事情本就没有容易的,更何况天下最大的事情,“所以我才一直纠结,这些年尝试做了一些事,目前而言效果还不错。”
“节帅接下来怎么打算?”
张云承继续问道。
“老百姓们最需求什么,我就要做什么。”
王信淡然道:“老百姓们想要吃饱肚子,我认为,谁能满足老百姓们这件事情,说就能获得老百姓们支持。”
“让老百姓们吃饱肚子,就能获得老百姓们支持?”
“不止。”
王信摇了摇头,“人的欲望是无穷的,除了吃饱肚子,还有尊严,公平,公道等等,老百姓们还想过更好的生活。”
张云承又问道:“朝廷要是做不到了呢?”
王信面色痛苦。
有时候太清醒了并不幸福,当个快乐的小军阀,快活的过完一辈子,哪里还有太多的烦扰。
可总要有人去奋力前行。
大同四州七县。
分别是浑源州、蔚州、应州、朔州、大同县、怀仁县、山阴县、马邑县、广灵县、灵丘县、天镇县。
大同人口远不如内地。
十一州县总人口不过四十五万,加上关外迁移和吸收的人口,已经有了六十二万,而在前些年,大同人口没有超过四十万。
也就是说因为王信的原因。
大同这些年已经把各地流入大同的灾民,通过在关外分地放牧成为牧户的方式,安置了十七万人口,又有商业的繁荣,以及人口涌入导致的开荒,包括各类手工业者,小摊小贩等五万余人。
二十二万人因为王信的原因安家落户,获得了不错的生活。
大同的兴盛也让原本当地百姓日子好过了不少。
而这两年的大旱灾下,又通过农垦队、牧场队和孩童军吸收了十二万余人,因为大同救济灾民,倒是周边更多的百姓流入。
初步估算,大同的人口大概有了八十万人左右。
是原来的两倍。
薛唐粮行常理的三四万石粮食,如今只收到两万石,利用边关贸易额度推行的开中法,常例应该是六十余万石,如今只有二十九万石。
大同耕地六十四万余亩,天灾导致歉收一倍多,只有四十五万石左右,这是节度府推算出来的。
而十几万人努力开荒,关外寻找一切土地,常例应该可以得到五十万石的口粮,实际上不到两成,只有十万石。
也就是说。
所有人了紧裤腰带,往常的口粮只留下四成,每天两顿稀粥,同时不考虑大同境内其余还未被收容的灾民,才勉强够用。
以大同城各地的灾民规模来推算,不比以前的灾民要少。
那么收容这些灾民的话,缺口还差七八万石。
七八万石粮食在往常的年景能想不少办法解决,如今却令所有人愁眉苦脸。
但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事实是。
如果节帅府现在还不动手,那么大同未来的数月,将会大规模的饿死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