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等待下一执笔者。”
而在归鹿观第七灯亭,今日轮值的学生是个跛脚少年,名叫陈砚。
他父亲曾是“民烛司”
最年轻的护灯吏,因查办贪官被推入冰窟,尸体捞出时双手仍紧握一截断烛。
母亲疯癫后常说一句话:“灯不能断,火不能冷。”
陈砚从小腿疾,走路一颠一颠,像风中残烛。
别的孩子笑他慢,他从不反驳,只是每天多早起半个时辰,只为准时到达灯亭。
这天清晨,他照例换下旧灯,点燃新烛。
正欲离开时,忽觉脚下沙沙作响。
低头一看,那层铜钱毯竟自行移位,中间裂开一道缝隙,露出下方泥土中半块破碎陶片。
他蹲下身,小心翼翼挖出整片。
陶片上刻着几个模糊字迹,依稀可辨:
>“茶垢炼油,心火相续。”
他怔住了。
这是卢疏影当年用林晚舟煮茶壶底炼油制灯的秘法!
此方从未录入任何典籍,仅口传于初代燃灯会核心成员之间。
如今竟藏于灯亭地底?
他猛然抬头环顾四周。
晨雾弥漫,琉璃花瓣随风轻旋,仿佛无数双眼睛在注视着他。
当晚,他彻夜未眠,翻遍所有能找到的笔记、残卷、口述录。
终于在一本牧云早年授课的手札边缘,发现一行极小的批语:
>“灯之源不在油,不在芯,而在记忆能否燃烧。
若一人之忆可燃,则万人之痛亦可化光。”
他豁然开朗。
次日,他向老师申请暂停学业,带着那块陶片和父亲遗留的断烛,踏上东行之路。
三个月后,他在原“引路灯”
总坛遗址附近找到一口废弃古井。
据志书记载,此处曾埋葬三百具反抗者的尸骨,皆因拒绝跪拜神灯而遭活埋。
陈砚请来十名自愿者,昼夜掘井。
第七日深夜,井底现出一尊锈蚀铜鼎,鼎腹刻满名字,竟是当年遇难者名录。
他命人将鼎抬出,清洗干净,又收集各地“燃灯会”
寄来的十万竹片,一片不落地嵌入鼎身缝隙。
然后,他在鼎底铺设油槽,引管连接城中主街十七盏路灯。
点火那日,全城围观。
官员战战兢兢,生怕引发暴乱。
可当第一缕火苗顺着竹片缝隙爬升,整座铜鼎忽然发出低沉嗡鸣,仿佛万千voices在齐声诵读。
火越烧越旺,光芒透过竹片间隙投射上天,竟形成一幅巨大光影图:一群模糊的人影手牵手走向远方,领头者手持断烛,身后万灯如星。
那一夜,十七盏路灯彻夜明亮,耗油量却不足平日三成。
更奇的是,此后每逢月圆,鼎内都会自动复燃,持续exactly三十七分钟??正是当年老妇人点燃第一支蜡烛到全村联动的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