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长乐公主无言以对,因为易储不仅仅是废黜太子,另立储君那么简单。
元后在位、太子嫡出,根基何等稳固?
废黜太子可以,新立之太子则必须养在皇后膝下......你废了人家的儿子,又要占据人家的名分,皇后岂能听之任之,与新太子和平相处?
他朝太子登基,又如何与皇后相处?
新君与皇后不谐,江山社稷又岂能稳固?
所以,若要废黜太子,必先废黜皇后......
轻抚着皇后刀削也似的肩膀,长乐公主温言道:“二郎乃太子之师,对太子素来宠爱,支持东宫之立场朝野咸闻,坚定不移,有他在,皇后不必多虑。”
皇后苏氏垂泪:“那冤家倒是有心,可如今却远在江南指挥作战,陛下一旦召集重臣、大儒给小皇子取名,其势已成,朝野上下那些个追名逐利揣摩上意之辈岂非趋之若鹜?等到他回来,怕是也晚了。”
KRAI:"
......"
这语气听着怎地怪怪的?
不像是指望着一个中流砥柱的东宫肱骨,倒像是指责一个始乱终弃的负心人......
只是此时无暇多想,出谋划策道:“陛下此举是很难阻止的,堂堂帝王想要给新诞生的皇子取名,不知多少儒家名仕趋之若鹜。
不过陛下之用意非是取名,而是造势,既然是造势,自然要有足够分量之人出来附.......大唐虽
然人才济济,名儒辈出,但能够称得上分量的其实也就那么几个。”
隋唐两代名儒辈出,但时至当下还活着也就剩下那么几位,孔颖达、令狐德?、崔仁师、颜勤礼、于志宁、韦安仁、李延寿、房玄龄………………
其中,孔颖达学问精深、著述颇多,家世渊源,名符其实“天下第一大儒”
;房玄龄虽然经义上略有不足,但威望高、名气大,加之编撰《字典》享誉天下,亦是儒家执牛耳者;颜师古去世之后其弟颜勤礼继“琅琊颜氏”
之传
承......这几位乃天下儒家之贤者,都与房俊关系密切。
皇后苏氏眼眸发亮:“不如我以太子之名义邀请这几位入东宫讲学,来一手釜底抽薪?”
只要这几位来到东宫哪怕只是名义上成为太子之师,那么陛下无论召集多少人去给小皇子造势,都事倍功半。
甚至没有大儒坐镇,会被天下人耻笑......
长乐公主嗔怪道:“你糊涂了不成?如此当面锣对面鼓,岂不是凭白招惹陛下生气。”
皇后哼了一声,道:“他想将我们母子废黜往绝路上,我还在乎他生不生气?夫妻情义,自此而止。”
长乐公主柔声道:“到底曾是举案齐眉之夫妻,岂能将事情做得那么决绝?房相如今在家赋闲,正着手编撰一部《辞海》,工作量极其浩大,所需之典籍、书册、史书无可计数,更需要无数能力卓著之辈予以协助......倘若邀
请几位大儒至府上常驻共同编撰《辞海》,实在正常不过。
要向陛下表明态度、立场,却也要尽量委婉一些不至于正面冲突,毕竟大儒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没人愿意直接触怒皇权。
房玄龄若能以编书之名义请诸人登门常驻,也算是给诸位大儒拒绝陛下召集一个合理的理由??相比于给一个小皇子取名,大家还是更在意编撰一部鸿篇巨制,得以青史垂名。
至于取名这种小事,还是让别人去干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