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回想起在烟霞阁听到的闲言碎语,许师仿佛猜到了是怎么回事。
这边厢,老妪坚持送几个柿子给他,许师笑着收下一颗塞进箱箧,拜别老人家后依旧朝城南走去,寻思着脚程快些还能买上新鲜的莲蓬。
桓清与的车驾终于在桓府门前停下。
几日前,父亲桓安让她去国子监祭酒严道林的云水庵协助修书时,朝堂上以尚书令桓安和大司徒容铉为首的两派官员已因重开“月旦评”
一事,吵得不可开交。
大魏沿袭前朝旧制,官制上一向偏重门第,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重开“月旦评”
,不过是新政一党试图恢复乡举里选的旧制,在不改变现行九品中正制的前提下,为朝廷广纳贤才。
但纵是如此,以容铉为首的高门士族视之如洪水猛兽,坚决抵制“月旦评”
,并趁机攻讦新政,声称新政施行以来各地官员怨声载道,已让朝廷渐失人心,长此以往恐江山不稳,社稷难安。
双方僵持之下,魏帝仍旧支持新政,自金陵至全国各州县广开“月旦评”
。
不过短短几日,已深居山林的桓清与未料想接踵而至的,是一封江州兵变的急报——领江州刺史、掌管江州军政尚不足半年的容铉次子容玦,连夜急报入京称军中各级将领不满新政严苛,联名上表请奏陛下废除新政、罢免桓安。
多年来,父亲为大魏朝廷殚精竭虑,她都看在眼里。
大魏门阀鼎立,要在多方角力中一面合纵连横,一面整顿吏治,绝非易事。
如今好不容易迎来了南北安定的大好局面,岂料容家不惜掀起战乱也要扼杀新政。
父亲和舅舅是否有足够把握回击?
此刻,她并无头绪。
下马车后,桓清与一路穿过大堂,沿回廊快步来到桓安的书房前,只见房门大开,父亲褪去了官服,收好行囊,着一袭灰白衣衫坐在厅中。
仿佛已等候她许久。
桓安年过不惑,远看去身姿清逸,但早年的英姿勃发已了无踪迹,换做长年案牍劳形之下的倦意和寂寥,鬓边几缕华发,更是十年来追寻萧漪清行踪未果对他的刑罚。
桓安看着匆忙赶来的女儿,展眉而笑,朗声道:“消息挺灵通了,比我预想的回程更快。”
他背上包袱,走出门来,轻轻抚过桓清与的发顶,欲抚平她眉间愁绪,轻声叹道:“把桓家暗卫交给你,果然不错。”
说罢,回身将房门阖上。
待转过身,他不再是金陵城里百姓称颂的桓相,从此一人,一剑,寥寥书卷,行脚天涯。
桓清与站在一旁看着陌生的他,几乎说不出话来。
一切难道已无转圜的余地?
“爹爹一定要这么急动身么?”
她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口。
“嗯。”
桓安不急不慢地朝外走着,“午时陛下急召我入宫,商议妥当后,我便回尚书省写下辞呈。”
既然魏帝不愿和江州起正面冲突,他赶在消息传遍各地之前辞任离京,无论是新政落幕还是兵变偃旗息鼓都有一个台阶可下。
他转头看了看桓清与,“家中事务一向都由你二娘料理,我走后一如往常便好。”
桓清与点了点头,“是。”
桓安步伐稳健,斜阳穿过房梁洒落满身,他的心中平静无波。
大魏立国根基不稳,最初他推行新政只是为了制衡以容铉、许遵为首的门阀势力,未料一路走到今日,成效已超出了当初他和萧启所期待的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