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我和什钵必对视一眼,心中涌起抑不住的喜悦,齐声道:“定不辱使命。”
帐外,风声更烈,猎猎掀起幕帘。
我心中忽然一阵悸动,终于可以去中原了。
二月的风里带着青草的气息,草原的颜色像被洗过一般明亮。
我和什钵必在阴山脚下收拾行装,准备南下晋阳。
天未亮就忙碌起来,帐篷里都是货物摩擦的声响与马具叮当,像是在为我们即将的远行奏起序曲。
“去晋阳要过定襄、马邑、雁门,”
什钵必在整理马鞍时低声道,“那些关卡的官吏都知道朝廷的禁令,我们这二十匹马一次性押进城里,怕是要惹事。
你有什么好法子?”
我抬头看着他,一一道出我早就想好的计划:“我们两个乔装成粟特少年,跟随经常来往边境的突厥商人一起去,史蜀胡悉的手下阿尔金也同去,他认识晋阳令刘文静,正好扮成我们的父亲,我们带上貂绒、香料、骆驼为幌子,把马分成四队,伪装成驮牲。
备好一份仿造的通关牒,写着是‘送给官府的役畜’——若遇盘查,就用银子和言辞把守吏哄开,说这些马是给修汾阳宫用的。”
什钵必眯起眼,笑得有些兴奋:“你总能想出这等歪招。
好,那就照你说的办。”
准备的那夜,我把脸抹上煤灰,又用秘方的黄芷在颧骨处染出粟特人的肤色。
穿上窄袖长袍,腰间挂着假货的绣带,编上粟特少年的发辫并带上深色头巾。
什钵必看见我,先是愣了愣,然后大笑出声,直呼我“大哥”
来逗弄我——我也乐得跟着应付。
出发时我们的三十二人分成四队,每队带着驼铃和五匹“驮牲”
。
每队里藏着三个突厥勇士,刀在腰侧发出低沉的光;而那些常往中原做生意的突厥商人,则背地里各自盘算这一趟的买卖。
过关的路上,风带着黄土味,马蹄把路拍成节拍。
每到一处卡口,官吏们多睁着疲惫又精明的眼睛。
若不肯交些银子,他们便会翻箱搜货、检查牒文。
但银子到了手,官吏们就像被风吹散的雪,笑着放人——这世道,连秩序也能被一撮铜板挪移。
我们脸上挂着商人的谎言,心里却紧握着真实的担忧:若哪处出事,马被没收,便是全队的覆灭。
幸好此时来往的突厥人并不少见,这一路没有受到过度的关注,虽然朝廷那边剑拔弩张,但毕竟还没有宣战,两地商贸并未完全断绝。
五日之后,晋阳城的轮廓终于在晨雾里显出。
城墙下人声喧哗,我们的马队陆续穿过城门,像一串串活的货物被放入城的肚腹。
商队陆续抵达城内后,为了不招眼,我们刻意分散住下。
我与什钵必先行,挑了一间普通客栈:木窗糙裂,房梁上挂着晾干的菜叶,炉火里有持久的油烟味,正合我们粟特商人的粗粝。
窗外是来去匆匆的行人和小贩;窗内则是我们低声的计划与彼此交换的眼神。
马市往年集中在城南,但今年城南的守备更紧,许多人都在盯着那儿的动静。
联络我们买马的人住在城东——听说他是晋阳令刘文静门下的一名幕僚。
也是我们秘密联络的目标。
我们并无飞檐走壁的本事,要想引起晋阳官府的注意,只能冒险行事。
于是派出一个亲信,牵着一匹筋骨分明的良驹,在城南的市场叫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