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已入吐蕃,此时大唐的朝堂上开始涌现一股新的纷争。
太子李承乾时年二十二岁,作为李世民的第一个孩子,他自小备受关注亦被寄予厚望。
幼时勤勉好学,尊师敬长,一直深得朝臣赞誉,不幸贞观十三年罹患足疾,自此性格逐渐叛逆,于是李世民“搜访贤德,以辅储宫”
,先后挑选了十余位老臣、名臣出任东宫辅臣,然这些老臣言辞尖锐,不仅未能使太子重塑德行,反而让太子愈发任性。
与此同时,嫡次子李泰却宠冠诸王,他爱士好文,工于草隶,集书万卷。
李世民允许李泰在魏王府开设文学馆,自行招引学士。
贞观十六年二月,魏王与众文学馆学士完成《括地志》编纂,四海版图、州县疆界、山川河流、物产民俗,皆有详载。
朝堂之上,李世民亲自过目卷册,眉眼间带着难掩的欣慰——天下大事,终于有了更清晰的参照。
当即赐以重金以作嘉奖。
我在安国府中得知此事,心中暗暗叹息:一场兄弟相争的较量即将展开,即使我出言劝阻陛下莫要过度宠爱魏王,最终也依然不会改变此事结局。
若置身事外,不发一言,也无法避免李世民的召问。
思考良久,终于放下,
罢了,我决定听从自己的内心,若李世民想问便尝试一劝。
初夏,太极宫内,晨光照着金色的丹陛。
风从宫阙深处吹出,卷动檐角的风铃。
早朝后众臣退下,独留太子与魏王立于殿下。
李承乾身着玄服,神色拘谨,却隐隐有怒气压抑在眉间;
李泰则一身青袍,面容温润如玉,唇角带着不卑不亢的笑。
“承乾,”
李世民的声音低沉,却带着压抑的怒意,“你身为太子,素号仁孝,近来却荒于学业,疏于政理。
连师傅数次上奏,你亦不省思?”
太子的声音有些颤,却透着倔强:“儿臣并非不学,只是……魏王所为,父皇皆赞。
儿臣若有片言不合,反被斥责,实难心平。”
片刻沉默后,李世民冷笑一声:“平?天下岂容一人以‘平’字为由行怠慢之事?你心中若真有不平,不该怨人,只该怨己。”
李泰的声音,温润柔和,却带着一点似是无意的谦辞:“太子之言,臣弟不敢当。
父皇夸臣弟,不过小事。
天下大计,非臣弟所能妄议。”
那语气,恰到好处——既谦逊,又像在无声提醒。
李世民低声道:“朕知你才识过人,《括地志》一书,劳苦功高。
然你与太子,乃一母同出,怎能暗生嫌隙?”
“儿臣不敢。”
李泰答。
空气凝固。
直到传来一声沉响——李世民起身,衣袂扫过案几。
“承乾、李泰——你们皆为朕子,朕欲教你们和睦共处,而非相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