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村里的小学质量就这样,几十年过后,人家城里幼儿班都教几句英文了呢,小学里对英文不重视,往前都是初中才开始学,小学的英文书跟数学、语文比,一年下来跟新的一样。
该学的时候说人家英文书是“课外书”
,等老师说英文要考了,又让人家重新学英文。
出去哪个家长、哪个老师说了两句,回来就当“圣旨”
一样,最后两个孩子成绩是好,但除了说得出手的语文、数学的成绩,跟别的小朋友一起,说起别的“语文数学”
以外的东西,姐妹俩都插不上话的。
陈夏花两个已经把土都翻完了,沤的肥料也都下去了,正要洒些草木灰,庄民国提了篓子,他洒得快,陈夏花两个就拿了树枝盖在土上头。
几块土呢,得忙三四天才能做完。
等做成泥团后,洒了草木灰外,上头也要用枝丫挡几天,这一步关键着呢,天冷的时候,有草木灰、枝丫挡着,下头泥团里的苗子发芽才发得快。
但不能挡久了,时间久,下边的苗子就冲不出来。
他们家刚把菜地的苗子转到田土的时候,村里还有人过来看呢,看他们弄还简单,回去还自己试,还亏了种子钱。
枝丫挡好,庄民国他们也弄完回家了。
村中这会儿热闹呢,不少的说话声儿传过来,庄民国白天在厂里上班,不知道村里发生了什么事儿的,往村中看了眼,陈夏花说的,“喜事。”
向婆子还特地给他解释了一遍:“田家那婆子嫁了个城里的工人呢,今天摆酒,请了刘三婶,工人的子女。”
上了年纪的再婚女人,尤其是田婆子他们这种情况,都是自家人摆酒认一认的,不请客,不摆酒,大方的就称点糖来挨家挨户的送一把。
他们这叫“老夫老妻”
,是找“老伴”
,图的就是两个老人一起生活有人照顾,跟年轻夫妻结婚组成一个家庭不一样。
田婆子巴结了工人母亲刘三婶这么久,几个儿子都没钻营个工人出来,田婆子自己倒是如愿了,没成为工人母亲,把自己嫁成了个工人媳妇。
田家老头是前年没的,得病走的,几个儿子掏空了家底才把人送走,送走了没多久,就说要给田婆子找个老伴,村里有没老婆的老头,田婆子都看不上。
工人母亲刘三婶一介绍,这事儿就成了,“田婆子比我大一岁,我四十九,她五十,城里那工人都六十三了,以后要住到村里来了。”
工人家也有好几口人,一大家子城里住不下,找个老伴,有人照顾,还有地方住,田婆子这个年纪,还能动的年纪,工人那边也没意见。
人家是退休工人,领退休金的,退休金都是二十五,讲好了,给城里的一大家十块,其他十五块他们自己用,生病吃药都是这个钱付。
“人家工人今天来的,还给田婆子买了台收音机呢。”
退休工人比田婆子大十几岁,村里也有人背地里议论,向婆子跟陈夏花在田里干活还说起过呢。
年纪大的老头,肯定是要先走的,人先走了,田婆子怎么办?
庄民国走在后头:“人家肯定是考虑过的,万一能活到七老八十呢,每个月的退休金也够他们吃喝了。”
物价都涨了,退休金也是要涨的。
到几十年后,人家工人的退休金也是好几千呢。
陈夏花走了过后,给庄民国撮合“老伴”
的人也多,他家条件好,有工资,有零花,儿子还是当老板的,有钱,过来就是享福的,有这心思的不少,他一个都没应。
一个人过挺好的。
组成了“老伴”
家庭,大部分的老头老太都是自己管自己的钱,你出这样,我出那样,谁要是出多了,肯定要闹,两方还有子女,还要顾子女,带孙子孙女,可能还要双方帮忙养一养,反正扯到钱的事,最后都要“翻脸”
。
“也是,她是享福了。”
向婆子不羡慕。
他们跟田婆子几个都是同一辈儿的人,工人母亲刘三婶,工人媳妇田婆子,现在都是人手抱着个收音机出门呢,问向婆子这个工人母亲,“你们老二现在当上工人了,也让他给你买台收音机呢。”
庄民国说的,过两年给她买个金镯子。
向婆子除了庄炮仗谁也没透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