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等陈夏花跑了布料回来,大货车上的材料卸下来放进了仓库里头,挑了日子,三天后进场开工。
福家刚买上了货车,就跑了一趟货。
陈夏花晚上跟庄民国说她去买布料看到的,“人家都不用人去,直接给那边打个电话就是,要什么货,要多少数目,你一说,人家就给你装好了,直接喊了车就给你发过来了,方便啊。”
省城搞小作坊得多,他们的材料都是从好几家作坊拿的货,现在不去厂子里买了,换票太难了,流程也麻烦,还要去申请,去打报告,等上边领-导批下来。
人家说他们这是搞“个体户”
的,不管摊子铺得多大,总是有些看不起。
捧着钱、票还要被人看轻,碰上几个小领-导心情不好,就说这样没有,那样没有,去拿货跟受气一样。
前几年他们也是受气过来的,那时候也没办法,只有厂子里才有,要挣钱只有忍啊。
这两年他们已经不去厂子里拿货了,厂子里效益不好,反倒对他们“个体户”
有两分好脸色了,追着问他们,“怎么不来厂里拿货了啊?”
庄民国听她念,知道陈老板对电话机是想安得很了。
他说的,“安一台。”
私人申请不容易,公司申请不一样。
要拿营业执照去。
“营业执照”
用处大着呢,现在能申请电话机,以后人家买社保也拿营业执照去,等以后关工资了,发的工资都比普通的社保关得多。
庄民国上辈子,他大儿玉林就是给他买的最好的一种,也不知道他拿什么去办的,庄民国过了六十就关的工资,一开始领钱就比人家多好几百块,等每年往上涨的时候,差距就更大了。
他领了好些年过后,领工资的年纪又推迟了,男同志要到六十五才能领了。
陈夏花看着他:“真安一台?”
庄民国点头:“安。”
其实现在光有电话也算不上方便,其中还是有很多问题,比如,钱怎么付?材料的好坏,有没有新品?新材料怎么给另一方看?
不过现在有了电话机,已经极大的节省人们的时间了。
陈夏花点头:“我明天去跑一趟。”
第二天,陈夏花一早就起来了,跟要勤勤恳恳去读书上学的两个儿子一样早,坐上大儿子庄玉林的自行车去镇上,她体重不轻,农村的公路又是坑坑洼洼的,庄玉林差点没累成狗。
把他的“厂长妈妈”
送到了镇上办公楼才去了学校。
陈夏花提着包就进去了。
她回去得也早,说了个好消息:“村里要通电了!”
陈夏花去了后,人家办事员就跟她说了,他们这种情况是可以申请电话机,但是批下来也没办法。
就连庄民国也忘了。
安装电话机是要电的。
他们村里都没通电,电话机安装上了也打不出去。
上辈子庄民国用了几十年的手机,从一开始的老年机,到后头的智能手机,几十年后的家庭,已经没有几家还在家里安电话机了。
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更年轻一辈儿的,恐怕见都没见过。
向婆子拍了拍腿:“这可是好消息啊,我老婆子这辈子还没见识过电灯是什么呢,等通电了,我们也买几个瓦数大的灯泡来,把家里都装上。”
安电线的人来得快,几个穿了工服的抬着电线,还在村口打了电线杆,挨家挨户的牵线,他们村是头一个安电线的村,从安线那天起,一堆人就围在电线杆下头,安装员每天都要喊好多次,让他们离远点。
在村里安了七八天,电线都安好了。
还专门召集了村里人,给他们宣传了用电路的使用宣传,发了宣传手册,告诉他们电路不能用身体碰触到,要换灯泡,要改换电路,得先把家里的电阀给关了。
厂子里安的灯泡都是大灯泡,电阀一开,整个车间明亮得很,上半年可以开窗户,车间里头也亮堂堂的,冬天就不能开了,太冷,那时候就要用到关窗开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