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龙吟小说】地址:https://www.lyxs.org
她继续说,“他们用废旧脑电图仪改装,配合开源算法模型,实现了基础扫描功能。
精度虽不及专业设备,但足以识别大规模异常信号分布。”
“你是说……DIY一台神经检测仪?”
诺拉皱眉。
“不止一台。”
莉莉安眼神坚定,“我们要让每个基地、每所学校、每个社区都能自测。
让他们不能再用‘记忆不可靠’来搪塞。
我们要把科学还给人民。”
计划迅速启动。
苏珊娜牵头组建技术小组,联络全球sympathetic工程师网络;李长河协调物资通道,利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名义申请医疗配件出口许可;诺拉则负责培训第一批操作员,并设计标准化检测流程。
七十二小时后,第一台原型机诞生。
它看起来像个拼凑的怪物:主体是二手心电监护仪外壳,内部嵌入三块树莓派主板,连接着手工焊接的信号放大模块,探头则是从废弃理疗仪上拆下的导电贴片改造而成。
显示屏上跳动的波形粗糙却不容忽视??当阿米娜将电极贴于颈后时,L2-L4节段立即显示出明显的β波抑制带,与健康对照组形成鲜明对比。
“阳性。”
苏珊娜轻声道,“典型抑制模式。”
阿米娜低头看着屏幕,忽然笑了,眼角却滑下一滴泪。
“原来我不是懒,也不是意志力不够……我真的被偷走了东西。”
消息通过加密频道传遍全球。
二十四小时内,二十七个国家的技术志愿者提交组装方案优化建议;印度班加罗尔的一所职业高中连夜开设“公民神经工坊”
,带领学生动手复制;加拿大温哥华的亚裔社区集资购买零件,在教堂地下室建起首个海外检测点。
与此同时,“曙光公民档案库”
同步上线“神经印记地图”
。
任何人完成检测后,可自愿上传匿名结果。
短短一周,超过一万两千份数据点亮世界版图,呈现出惊人的地理聚类特征??几乎所有热点区域,都与“替身医生”
报告中的手术集中地高度重合。
舆论开始逆转。
曾经质疑“创伤叙事”
的专家们陷入沉默。
当科学数据以草根方式涌现,当母亲抱着孩子在社区中心排队等待检测,当教师拿着全班三十份报告质问教育局为何删改教材,那种“理性克制”
的话语再也无法维持其道德优越感。
而在新加坡金融塔顶层,金丝眼镜老者第三次凝视舆情图。
这一次,曲线已彻底失控。
“系统信任度”
跌破30%,而“民间自证指数”
突破临界值,呈指数级攀升。
“他们把武器变成了工具。”
顾问喃喃道,“我们打的是战争,他们建的是医院。”
老者没有回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